周武2004/04/04
惊悉天培同学英年去世,泪水止不住的流下来,二十多年来,往事历历在目,好象就在昨天。同学们:让我们为天培送行吧!
周武2004/04/05
天培小事一二: 抄字典:79年进校时,家境极差,英语极差。学英语无字典,遂从同学处借用,但同学们皆努力学英语,能借者少,最后,下决心抄字典。不想,这一招,却歪打正着,英语成绩快速提高,竟从慢班上到快班。 上政治经济学课时,书上说: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经济危机,没有通货膨胀。天培不敢苟同,考试时,表述了自己的观点,遂得零分。并被上报学校,学校要他检讨后再补考,他不从。无奈我等替他检讨,才得以补考过关。 郑方阳对天培的评价是:如此努力,从盐亭农村考入川大,天培天培,上天在培养他!可惜,壮年仙逝。
周武2004/04/20
关于天培的点点滴滴:在我们七九级的几十个同学中,天培开始并不出色。但他为人非常诚实,富有同情心。记得在胡耀邦上台的那一天的傍晚,在二教后面的林荫道上我与天培相遇,大家刚刚熟悉,我看见他眼里充满眼泪,手里拿着一封信,匆匆点头后我进了二教。八点后我下楼回寝室,看见天培 还在那里徘徊。我看还早,就过去与他聊天。这一聊,就有了天培、何老师、我、我姐长达二十多年的故事。天培这时正想有人说话。于是他给我讲述了他的恩师何涛(对不起,这个涛电脑里没有,左边是弓,右边上面是山,下面是又)--一个乡村中心教师的苦恼。他怕我不知道这个字,掏出笔写给我看。这个动作现在还在我的头脑里面。何老师已近四十还单身一人,天培读中学时在精神和物质上他给天培很大的帮助。由于何老师的贫困与正直,现在处境很困难,他的心情、精神都处于低谷。天培很同情老师,但又无能为力。所以自己也很伤心。
讲完后,天培似乎好受一点。那晚以后,天培与我,就有了更多的语言。时常在一起聊天。一来二往,便成了很好的朋友。于是我知道天培的家、家里的情况,他有弟弟和妹妹,妈妈在农村,天培的父亲在铁道上工作,有很高的追求,但命运不济,负担很重。(现在看来天培的忧虑情绪和气质好象来自他父亲。)何老师对他帮助很大,这是天培经常谈到的事。
大家肯定都记得那时每人每月只有十快左右的生活费,得算计着过日子。我与天培的情况差不多,也许要好一点。大约在那年年底或者第二年春天,我的表姐从云南大理,邵明的家乡,来成都中医大学(那时叫中医学院)进修两年。她刚刚离婚,心情不好,很想和亲人在一起。有一天来川大看我,正碰上我打饭回寝室,全是素菜,她很心疼我。从此后,她经常带我出去吃饭,改善生活。后来她在寝室里自己动手作饭,周末或者星期天,孙从汀、杨泽江、天培、好象还有张矩、郑方阳等等同学都去过我表姐那里。
表姐很会作饭,也很喜欢我们去。半年后,我与天培散步时不知是谁忽然想到把何老师与我表姐介绍认识,说不定还可能成为一家人。我们很为这个想法激动,天培当晚就给何老师写信讲述他的想法。我去给表姐说,不想表姐竟同意这一建议。何老师很犹豫,可能有一点不自信。天培连着写了几封信!终于说动何老师。在一个星期六下午表姐去了盐亭何老师处,他们俩一见钟情!表姐回云南时他们已结婚。并把何老师调到了云南大理一个中学任教。
从那以后,天培和我就有了一种无形的联系。云南的消息,常常带给我们快乐!何老师心情愉快,工作顺心,很快成为教学骨干。82年底,何老师与我表姐的爱情结晶:我们的小侄女---何苗出生了。天培还写了一首诗表达他的感想,诗是现代诗,现在已忘掉了。大家可记得否?那时诗人舒亭的《致橡树》正风靡大学校园。天培天生就有诗人气质,敏感、忧伤、富有同情心。我们同学中,现在回想起来,还真有些人才,除了数学上面的人才外,其他方面也有不少人才。 转眼我们就临近毕业,天培准备考研究生,一心一意去复习了。我们的联系开始减少。